ISO14001认证年度合规性评价报告
一、评价依据
环境、职业管理体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11部 环境保护法律、3部行政法规,7部部门规章、8部 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法等5部 法律、9部行政法规、22项部门规章和34项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等5部 职业卫生、劳动保护法律、3部行政法规、12项部门规章,11项职业标准共计130条法条(包括标准)作为合规性评价的依据。
二、检查的对象和评价的内容
根据 环境、职业卫生劳动保护和生产的法律法规设计了相应的检查表。检查表共设定了环境保护、排污控制、能资源管理、危险废物控制、管理、交通管理、消防管理、特种设备管理、计算机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内部保卫管理、工伤管理、职业和劳动保护管理、女工劳动保护管理、工作场所职业危害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职业监督管理共十六项检查对象、54项需要建立的管理制度、117项需要建立的运行记录作为检查的内容。
三、评价的方法
根据“合规性检查表使用指南”对评价的方法做了规定,当规章制度合规项>90% ;运行控制合规项>90%,则表示公司一年遵循法律法规的行为为合规,反之就不符合 法律法规的要求。
公司在组织开展合规性检查和评价的过程中,要求公司和分公司均需要进行合规性检查和评价,并结合环境管理体系所所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职业管理体系所确定的不可接受风险进行评价,同时进行环保、职业投入的数据统计,以证明在环境保护、职业和生产的过程中,获得了公司或分公司财力上的支持。
评价还要求公司和各分公司提供由**区环保局(可能时)、**区安监局出具守法证明以见证2018年没有发生过环境污染、人身伤害等事故事件。
四、评价发现
一) 根据公司和分公司递交的合规性检查表以及统计的数据,公司一年来没有发生环境污染和人身伤害的事故事件,公司也没有受到因违反了 环境保护、劳动保护和生产的各类处罚。
二) 评价中发现,针对 法律法规要求建立的54项包括环境保护、职业、劳动保护、生产和特种设备的管理制度已完成
五、合规性评价
从本年度合规性检查结果来看,我公司没有违反 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能严格遵守 有关环境和职业管理方面的相关规定,密切关注法律法规的变化,并适时调整,严格按体系标准执行。对于合规性评价分析所发现的薄弱环节,公司和分公司将制定改进措施,以持续改进公司和项目的管理绩效。一年来,公司遵循 法律法规,遵章守纪,依法办事,本次评价为守法行为良好。
博慧达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专门从事 江苏苏州AS9100认证的生产厂家,加强品质的管理是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的前条件,我们不断以系统、正规化的品质管理体系作为坚强的后盾,使企业实力向更高目标迈进。因而,我们严格贯彻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即加强了企业的综合实力,又对塑立统一的企业形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凝聚精神,体现品质内涵!
我们坚持“和谐、谦学、务实、创新”的企业使命,改变一切不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的经营观念与行为习惯,进一步激发团队的激情与组织的活力,充分发挥我们的创新能力,不断超越自我,创造一种蓬勃发展的动力之源,以快速自身的整体竞争力。
我们相信:在“合作发展、共同提高”的基础上,我们全体员工将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创新的工作思维和务实的工作做法,团结一致,奋勇拼搏一定能够在经济舞台上达到既定目标,并与所有的合作伙伴共同发展。
ISO14001认证AS9100认证快捷
组织应以书面或电子形式建立并保持下列息;
(a) 对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描述;
(b) 查询相关文件的途径。
理解要点:
条款要求以文件的形式描述组织的环境管理体系,并提供相关文件的查询途径,一般应形成一套环境管理文件系统,支持现有的环境管理体系,为组织的内部管理和外部审核提供依据。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内容应足够详尽,能充分描述环境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情况,这里所指的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可理解为管理的基本要素,即ISO14001的17个要素。
组织在编写环境管理体系文件时,可参考组织原有的管理体系文件,如ISO9000体系文件,可包括手册、程序及作业指导书、表格记录、及其他文件多个层次和类型。环境管理体系并不严格地要求组织拥有环境管理手册,也不支持采用复杂的文件系统。
所有上述文件都是环境管理体系文件的组成部分,为了便于管理使用和外部审核,各层次文件间应指出查询途径。另外,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应与其他体系文件相协调,可以将环境文件纳入其它体系文件中或引用其它文件。同时也需要提供查询办法。
环境管理体系文件可以以传统的书面形式也可以以先进的电子媒体形式建立和保持,也可两种形式并存。
首先应分析确定组织可能遇到的潜在的事故和紧急情况,并采取事先措施和应急计划;其次应考虑紧急事故发生时,如何采取措施以便使由此产生的对环境的影响减至小。事故和紧急情况多为突发性,后果难以估计。与正常情况相比,它所造成的环境影响往往更为集中,更为严重。
一旦发生事故和紧急情况,应根据程序的规定分析原因,对应急程序评审和修订,以从根源上杜绝同类现象再次发生。
在条件可行时,应对应急准备和响应设施及程序进行试验,以判断现有设施及程序,用来和控制紧急情况的有效性,以便做出调整。这一过程应有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程序重点应放在事故的上,如为防止火灾的发生,在生产现场或仓库就应规定严禁烟火,并规定不得将火种带入等。其次才是防止环境影响的扩散,而不是简单的应急救护。及应急的设施以减少环境影响为目的。